国一日一事#1128(在团结湖边儿上的农展馆过完冬季)。

打小(出生后两个月?)起,我就生活在这个名叫“团结湖”的地方了。

“记住哦,一会儿老师问你家住哪儿,你就说住在团结湖这边儿。”

在小学的一次入学基础面试前,家长千叮咛万嘱咐的让我记住这三个关键字眼儿。就好像说出“它们仨”,我就能通过了那第一次“形式主义”的关卡一样。

“你家住在哪个位置呀?” 入学考官慢条斯理儿的向我如约发问。

这种提前泄露考题答案的面试问答,我怎么可能还会丢分儿呢。“我家住在团结湖里!” 我几乎在她话音刚落,就立即抢答了。

就是这画蛇添足多出来的一个“里”字,让“打好了招呼”并提供了“送分儿题目”的总考官,那个爷爷曾经的老同事,时任团结湖第三小学的副校长,在一旁哗啦哗啦热汗直流。

“咳咳,你再想想,你家大概住在哪里呀?” 年轻的入学考官见状很人情世故的又提问了一遍。

很明显,刚才我回答的问题应该有些出入。这次的我没有立刻做出回应,而是稍绷片刻才重新大声的回到,“我家住在团结湖上!”

要不是后面儿老师补充提出了背一下家里座机号码的新问题,我可能就与这个离家仅隔一条大马路的小学提前说拜拜了。

……

然而实际却是,即便在这片儿地区已然住了三十四年之久,但我从未在任何需要输入(书写)留下地址的位置,写过“团结湖”三个字。

因为啊,我的家压根儿就不在团结湖,而是一个表面上在“团结湖北口”(方向),严格意义上却在“农展馆”旁边儿的地方。

“你家住哪儿啊?” “我家住团结湖那边儿。” “那你给我个地址。” “哦,北京市朝阳区农展XXXXXX……”

……

为什么呢?这是我自打迈进了小学门槛儿,就开始产生的疑惑。为什么其他同学就真的住在团结湖,而我,一个住在农展馆的,却要和别人硬说自己也住在团结湖呢。我明明出了校门须要往左,而团结湖的同学们都是向右。

后来,长大后,我才渐渐意识到“团结湖”的缘由。因为买菜需要去团结湖的早市儿,买衣服需要去团结湖商场,买游戏机和卡带需要去(团结湖)小天宇(市场),上下公交车在团结湖站,游玩和散步也需要去团结湖公园儿……合着除了住,吃穿行全都要在团结湖,怪不得从家长那头儿就习惯了疏远“农展馆”那个地方。

而反观(小时候)农展馆这边有什么呢?就真的只有一个全国农业展览馆!

……

年幼无知的我,哪懂这些啊,我只知道好吃的好玩的全都不在这里。

然而,就在我身边儿的这地方上,今儿个办着全国农产品展销会,过几天来个服装展销会,再过些日子可能又有家居家装、或者婚博会。—— 这个国家级别的展览馆,每年每月甚至每周无时无刻都在举办着各式各样的(展销)展览,甚至(2018)北马也在这里做过赛前物品发放的马拉松博览会。

可是,相当惭愧的是,在过去的十几年里,我竟然只因为马拉松,迈进过这个离我家几百米不到的地方。除此之外,我总因为“人太多”为由,避而远之。

……

终于(别多琢磨字义)。在这个疫情反复无常的秋天伊始,农展馆也因为疫情防控须要,彻彻底底的消停了下来。东南西北,同时对外开放的若干大门,关掉了许多,只留下了三个。曾经车水马龙的正门,更是变得萧条到门可罗雀。 —— 但就在这个节骨眼儿,渺无人烟的农展馆,反倒成为了我没事儿就会选择溜达的地方。

在这里,我见证了树上枝叶从绿到黄直至纷纷落下的整个过程。在这里,我看到了树梢随风摇曳,也看到了它的银装素裹。

在几乎无人的整个园区里,这个地方成为了各种各样鸟儿们闹中取静的绝佳地方。叽叽喳喳之声,响彻和填满了每个角落。在这样的林间,踩着落叶漫步,用嚓嚓的声音配合它们的节拍,一时成为了我的乐趣独享。

“啊!好想拽个人来感受这眼前的一切。” 然而在我心里却始终如此心心念。

……

……

也许,过完这个冬季,这里就会重新热闹起来了吧。

不过也还好,还有这里能陪我帮我过完这个冬季。

( 国一日一歌,《过完冬季》,CoCo李玟。 )

( 收到你的信 带来最近你的消息 忙碌生活里唯一的惊喜 像一颗兴奋剂 )